最新动态
蝉鸣不止的夏日终会结束 地勘人的脚步永不停歇
发布时间:2023/9/7

“有车吗?明天去舞阳”“去陕西哪个车跟着”?办公室作为车辆调度部门,经常接到申请出差用车的电话。司机师傅接到任务后自告奋勇承担重任,风雨无阻,日夜兼程,将出差人员安全送达各个目的地。有的师傅单次最远往返5300多公里,单日行程1000多公里。司机师傅马不停蹄,一线人员更是常年在外、四海为家。各科室、分队见面经常说的就是“回来了”“在家呢”。有的同事说:“我一年大概200多天在外面,出差不能用天算,得按月”。另一个同事就开玩笑说:“那我不得按年算”。

7月初,已经在甘肃省各地连续施工7年的第三项目部,陆续完成了17项工程,刚刚结束临洮工程就赶赴河南舞阳项目。进入7月份以来,骄阳似火,酷热难耐,持续的高温席卷着大地。我队承揽的河南舞阳工程地处河南省中南部,夏季温度更是连续多日高达40多度。持续的降雨并没有给这里带来凉爽,反而让天气变得更潮湿更闷热。为了生产不停歇,工期有保障,第三项目部的同志们在项目经理王彦举的带领下战高温、斗酷暑、不惧“烤”验,伴着钻机的轰鸣,顶着骄阳,踩着泥泞,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红色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打湿。

“不望祁连山顶雪,错将甘州当江南”。我队承揽的民乐项目远在甘肃省西北部的张掖市,甘州正是张掖市的别称。9月,华北平原秋高气爽,夏日的蝉鸣还没结束,民乐项目的同志们早已经备好冬衣。施工现场所在地并没有诗句中描写的那般具有南国风韵,风也并不温柔,阳光并不和煦,而是干旱少雨多风沙。夏季短而酷热,冬季却来得又早时间又长,9月初的夜间温度仅8度,项目部的同志们早早穿上冬衣以抵御夜班的寒冷。民乐项目人员7月初才刚结束朝元寺地热井,就承担了张掖市民乐的项目。为缩短前期准备时间,降低钻探施工成本,项目经理田勇统筹安排施工人员,一部分人员前往朝元寺地热井拆卸设备,一部分在项目现场安装设备,昼不停、夜不息,合理谋划拆、运、装各个工序,顺利完成开钻前准备工作,7月15号准时开钻。我本想问问那里的条件,可田勇说:“你问张云吧,他那里比我这更艰苦”。田勇这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,他习惯了施工现场的忙碌,深知野外生活的不易,也更能体会地勘人的艰辛。

张云,一位年轻而又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,自2010入职以来,已先后参与多个盐井、干热岩、卤水井工程。他所在的青海项目部,位于青海省茫崖市,海拔3000多米。苍茫的戈壁滩上风沙肆虐、杳无人烟,这里距离最近的花土沟镇200多公里,采购生产生活物资往返一次400多公里。物资匮乏,环境恶劣、条件艰苦,这是对身体的考验,枯燥、孤独、无助更是对意志的磨练。有的同志说在这里,每天都在探险。可这些艰难险阻没有吓退坚毅的地勘人,青海项目部的同志们自2022年2月踏入青海茫崖千里无人区,至今已一年半有余。为了无缝衔接下一个工程,项目部人员连夜搬迁,现场8人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13车设备物资的转移工作。青海项目部全体人员分秒必争推进工作,披星戴月、风餐露宿,与时间赛跑,与酷暑抗争,面对恶劣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,项目部人员没有一人打退堂鼓,他们任劳任怨,去挑战、去克服。经过一个星期的安装调试,我队承揽的青海卤水井项目顺利开钻。正是这种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的地勘精神激励着地勘人,引领着他们用青春、热血、汗水投身到艰苦而光荣的地质勘探事业中去。

我队1957年建队至今已走过66个年头,这六十多年来,一代代地勘人担起地质的重担,有父子,有兄弟,有退伍兵,有大学生。地勘人的脚步从漫天尘沙的吉兰泰到杳无人烟的罗布泊;从壮阔苍凉的戈壁到沃野千里的平原;从碧海蓝天的大清河到干旱少雨的格尔木,祖国各地风景如画,但他们无暇顾及眼前的风光。他们遭受冰雹、雷雨、暴雪、沙尘,经历了无数磨难从一个点转战另外一个点从基层到领导,从业务到技术,从徒弟到师傅,从小李到老范,每一位都怀着“地质报国、强国有我”的满腔豪情,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坚守造就了一个个精品工程。

蝉鸣不止的夏日终会结束,地勘人的脚步永不停歇!(作者:刘晓颖 摄影:陈红甫)

7509.jpg
返回上一页
Baidu
map